荷兰中东鼓ruben 发表于 2015-1-27 00:00:18

融合

     也许是观众的欣赏能力更强了;眼耳更贪婪了;亦或是更童真了,总期待台上的作品既有环肥亦有燕瘦,看待作品更多像看戏,一定的标准下穿插的刺激与迷情很重要。对于舞蹈的要求也并无二致。     现在的舞蹈除了本身特定的技巧标准,还要有剧情的牵引,情感的宣扬,加之服饰妆容的渲染,舞美道具的包装等。
     这样一来,舞蹈的关注点和分类乃至参赛时的评分点也就越来越细了。
     说到风格(分类),其中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------融合风。
     融合,这本身应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。
     现今世界本就是各民族各文化融合的。尤其在中国,56个民族文化的大熔炉,加之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入,融合风给了舞蹈音乐文化的爱好者一种创新的可能,一份提升的空间。
     我本身很喜欢这种风格。包括有人问到我(比如中东鼓或是音乐)的风格是什么时,我会说世界音乐。世界音乐风格和舞蹈的融合有想通之处。
    如果说一个成功“猎艳群芳”的作品,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共同的话。我想融合就是给了商业性和艺术性融合的空间。当然于此同时也带来了适应时代发展下的适者生存的准则。
    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。
    之于舞者(含肚皮舞者)
其一,作为其他舞种的舞者,这种风格给了快速入门肚皮舞的可能,也给了发挥本身舞种优势的空间。
其二,对于某种纯风格的肚皮舞者来说,这种风格给了推陈出新一个突破口,在增强舞台表现力上也多了亮点。更重要的是会刺激舞者不断的尝试最终找到自己的专属风格。
而这些都需要舞者去研习更多的音乐风格,舞蹈风格来实现。尤其是90%的融合舞种,比如拉丁,现代,民族等等都有着本身严格的肢体,情感和音乐节奏标准。
     之于乐手(含中东鼓手)
其一,作为一名纯粹的独奏鼓手,表演的方式定如若仅是纯埃式,纯土耳其式亦或其他,那么会失去很多其他国家和音乐形式爱好者的共鸣乃至兴趣。其次音乐是世界的语言。(乐)鼓手不能够因为自己的国家是埃及,土耳其,伊朗,以色列等要求学生只学习某种特定区域的技巧和音乐,而应该想到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和世界和平的信使。音乐应该是包容的。大方的介绍给他们种种,把选择的权利留给他们,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专属风格。因为别人随时可以拿走,自己的风格才是最自信最美丽的。
其二,作为一名伴奏鼓手(给舞者),纯埃及和纯土耳其的节奏和风格也是不够的,举个小例子比如舞者在选择拉丁融合的风格的时候,现场伴奏的鼓手自然演奏是拉丁节奏,,至少跟着背景音乐也能够完全找到拍子的感觉。反过来说舞者合作的是一个拉丁乐手也是一样的要求。
其三,作为一名音乐人,纯埃及和纯土耳其的更是不够的。毕竟世界上的民族,音乐,文化是丰富且源远流长的。在作词,作曲,乐队,舞台上,无论凸显的主题是哪个,要求的都是对于世界各种音乐风格和形式熟知的大背景。这也就是所说的应战的底气。同时也真正体现了节奏乐器的魅力:它可以和西班牙佛兰明戈吉他“斗牛”,可以和放克爵士玩摇滚,也可以二胡刚柔相依,可以和钢琴拉丁。。。
      总而言之,时逢“文化融合的乱世”,舞者成才子佳人也好,乐手为枭雄英雄也罢,都刮一刮融合风,走一走融合范吧。摩登时代是必要的。
     不过切记,融合可以是恰到好处的投机取巧,但绝对不是舍本逐末,更不是来者不拒。
     融合,是一个孕育生产的过程。需要潜心修炼的机缘和重新创造的勇气。
     要不要融?融什么?怎么融?。。。自有度和量,方不会走火入魔,乃至产出四不像,都不像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落款:惟愿诸位都产出漂亮的融合“混血儿”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融合